从清东陵选址看风水理论实在践中的运用

坐落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的清东陵,不愧是一块典形的风水宝地,这里有许许多多神秘的风水传说,她叠刻着中国浓厚的丧葬文化,是大清王朝历史尽三百年的展现,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大清国的兴衰,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大清王朝子孙的影响。

清东陵距唐山市一百多公里,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十五日,到光绪三十四(1908)年十月竣工,历经二百四十七年沧桑。此处共建有五座帝陵及数座皇后陵和妃寑。

多年来,到此参观考察的人面对这宏伟庄严的陵墓建筑群都会疑问大清王朝为什么要把帝陵选择在此地?这块风水宝地,无论是清宫史料,还是民间野史,众说纷纭。带着这样的疑问,从2004年我和张建华、雷忠义二位老师,多次到清东陵实地考察寻找答案。踏遍周围的山山水水,寻找来龙去脉,查阅了大量清宫档案史料,寻找当年皇陵选址有关记载,多次请教清东陵文物管理处于善甫、李寅等清史专家,力求揭开清东陵风水的神秘面纱。虽然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但掌握的资料还是不够充分,尚需继续学习研究。在现有资料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对清东陵在选址过程如何用风水理论指导实践作简要分析。

一、清朝把入关后第一座帝陵选在河北省遵化市的马兰峪,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清朝祖陵都在东北沈阳,皇帝定期去沈阳祭祀祖先路途遥远,耗费人力物力,十分不便也不现实,而遵化马兰峪,距京城125公里,皇帝定期祭祀祖先节省路途时间和艰辛;二是清东陵的地理环境是山环水抱必有气,符合兴建多座帝陵的条件多且堂局开阔,这里龙、砂、穴、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 是理想的风水宝地;三是顺治皇帝当年在昌瑞山狩猎,看中了此地,遂宣谕曰:“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用“投环定穴论”,后经钦天监杜如预、扬宏量等人进一步踏勘卜定修建了孝陵;四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也看中此地推说:“天寿山已无佳穴可卜”,“遂有别营遵化之议”。可惜崇祯帝“壮志未酬身先死”大明朝烟消云散了。于是,大清王朝捷足先登,在这里兴建了庞大的陵墓群。

二、形势风水与山川胜势相结合

中国古代,陵寝建筑历来有,“筑陵以象山”,或依山为陵的风尚。清代帝陵的兴建继承了明代帝陵的风格,运用风水也达到了顶峰。清代陵寝兴建是尊循“地臻全美”,风水好坏是建陵的决定因素。清朝两处陵寝的选址,都是以龙、砂、穴、水、向五大要素为原则,“不在宫殿壮丽侈观瞻”。从清东陵各陵墓的实地考察,也进一步证实了“尊照典礼之规定,配合山川之胜势”。如慈禧、慈安的定东陵兴建,慈安地位高于慈禧,所以慈安在慈禧的西面,离咸丰帝的定陵近,这就是祖制规定,慈禧权利再大也不能改变。寑陵建筑处理不论从风水大势上看,还是从局部安排处理都是按“地形之所宜,乘势随形而经营”。整体布局体现的是直观的感受,着眼于山川胜景与建筑外部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统一。如远眺孝陵及整个陵区,这种视角感受特别明显,数座金瓦红樯的皇家陵寝均依孝陵为中心各依山势东西排开,其四周青山环护,两碧水夹流,蓝天白云,苍松翠柏,金碧辉蝗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展现眼前,堪称人间天境。登上昌瑞山南望,平川似毯,堂局开阔,雍容不迫。正像风水家所形容的那样,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朱雀翔舞。好一幅“山青秀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三 、雾灵山是东陵龙脉的发源地

“龙”一般指山脉,所以,山脉又被称为“龙脉”。一处风水宝地,从理论上来讲,必须具备龙、砂、穴、水、向这五大要素,但龙脉又是一个最重要因素。分析清东陵风水好与坏,必须先分析龙脉从哪里来,而后再分析其它要素。自古至今,龙脉是一处风水好坏的关键因素,因为龙脉是输送生气的“管道”,是开帐结穴的前提条件,没有好的龙脉谈不上风水宝地。

清东陵龙脉来自燕山余脉,也就是今天承德地区海拔2116米的雾灵山主峰。雾灵山雄奇高峻,是东陵龙脉的发源地,山高四十余里,峰顶摩天,左右峰峦拱列,其间群山卓立,万岭奔腾,气势雄伟壮观,属风水之禁地。密林深盖、雨量充沛,俗有每年七十二场浇陵雨,是来龙之正脉,风水之大源。

从卫星图分辨龙脉的走向,雾灵山主峰为东陵太祖山,少祖山呢?有的说是九龙潭的苍龙岭,有的说是“御屏帝座”,不论哪一种说法,龙脉确是从东北方向奔腾而来,长而有劲,曲而有情,行而有止,势而有威。真龙行脉,必多顿伏,断而又连,连而又断,形断而势不断,山不连而气连,龙脉起伏变化直达昌瑞山这就是清东陵的来龙。

四、孝陵占据清东陵最好龙脉

什么是龙入首?就是指“龙头”。简单讲就是穴后或左右二三节的落脉。风水学有六种“龙入首”,孝陵是“直龙入首”,是发富发贵的真龙。孝陵是东陵的立祖陵。对其龙脉从三个方面分析。便得出结论。

一是从五孔桥处观望孝陵的后山来龙,有四五层似金水相生龙脉,由高向低层层涌动而来,又经过层层剥换,褪尽煞气后束气、起顶、落脉,最后在昌瑞山南坡开帳结穴。

二是站在孝陵石象生的神道上向北远看孝陵背后群山层层环抱,昌瑞山如古人官帽形稳稳戴在孝陵头顶,目视远方。以五行而论官帽形似土星山,土星山怀中又突起一圆顶金星山,环环相生于孝陵地宫,是风水家追求最好龙脉。

三是从则面看:昌瑞山主峰碗蜒南下,隐隐浮浮,仿佛生龙从天而降,这股气势实是世间少有的好龙脉、是陵区风水的最精华之处。进一步应验了山主人丁,水主财,难怪有的风水大师根据其孝陵龙脉预知其子孙必出康熙大帝这样的杰出人才。

五、整体风水布局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尊卑有别

昌瑞山是东陵的靠山也是陵区南北的分水岭。历史称后龙和前圈。其整体环境就象盆地,四面环山,北高南低以次递进。东侧,鹰飞倒仰山千岩错落,文笔插天,势尽西朝,俨然右辅;西侧,黄花山层峦叠翠,势皆向东,宛如右弼;南面,金星山特起一峰,丰而不浊,形如覆钟,巍然端峙,有执笏朝天之势。整个陵区是:后有靠山昌瑞山,前有案山影壁山,远有朝山金星山,左有象山为青龙,右有烟墩山,天台山为白虎,形成左右护卫,四面环山的空间。昌瑞山作为陵区主峰,呈月牙形状向中央环抱,挡住了东北、西北两个方向吹来的刚风,迎纳南方充足的阳光,确保陵区的生气不被风吹散。东西两侧起伏的山峦,曲曲柔媚的水流,葱郁荗盛的生态环境及良好的土质地气,选择这样环境作为万年福地,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体现。

清东陵从整体看,在选址规划设计上,有长远考虑,按照“居中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观念安排,凸显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孝陵为整个陵区的左右中心点,是风水墙内辈分最高的一位。其左边为儿子康熙的景陵,右边为曾孙乾隆皇帝的裕陵及其他晚辈陵寑等。按祖制规定,各皇后陵及妃园寝的墓地伴随在帝陵左右。其他如王爷、公主园寑在风水墙之外黄花山及周边地区以体现尊卑有别原则。

六、明堂开阔,能容千军万马

东陵四面环山,中间是48平方公里平坦之地,谓之陵区大明堂。明堂有大中小之分,古人云:“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每座陵寑都有自已小明堂,中明堂,大明堂都是聚生气的。从昌瑞山顶峰南望,在视角上形成众山齐全,如万国进贡,诸王参朝的气势,是大吉之格局,这样开阔堂局全国罕见。古人云:“名堂容万马,富贵甲天下”。从形上看,从昌瑞山到天台山、象山,烟墩山为界,都属陵区大明堂范围。明堂在风水里主财富、也代表子孙的未来。

七、溪水分流,天门开,地户闭

风水学认为,水是山的血脉,水的作用是聚生气,无水则气散。风水家把水分为有情水和无情水,有情水甘甜、清澈,环抱穴前;无情水苦涩,直来直去,冲射等。《水龙经》讲:“穴虽在山,福祸在水”。陵区的左石两大水系,一是东大河、一是西大河,这西条水系均来自雾灵山及周围的山脉。这两大水系东西夹流,左盘右绕,最后交会于陵区的坤宫,也就是金星山以南,象山和烟墩山之间的“龙门口”。这两大水系用罗盘格定均来自东北方艮宫丑字和西北方乾宫亥字,按黄石公“纳甲水法”,均属巨门催财水和贪狼催官水

除两大水系外,陵区每座帝陵都有小明堂玉带水,中明堂玉带水,均以五孔桥为环抱。陵区水桥几十座,水系纵横交错,每到雨季,大小水系由北向南缓慢流淌,最后形成合襟水,汇聚到“龙门口”,由“龙门口”关栏闭锁整个陵区水量,起到聚生气的作用。

八、各帝陵所守循的原则是,穴以向为尊,砂以形为贵

陵寝立向都是依据坐山与穴位,及周围的山水情况选择消砂纳水,也就是综合平衡龙砂水的关系,通过立向择吉避凶。如孝陵立向就是风水运用中的精华之笔。孝陵立的壬山丙向,近地观察立向打在孝陵左右龙虎山的中心线上,远看打在坐山、案山、朝山,三山打到一条直线上,形成主宾朝揖,秩序天然,至尊至贵。纵观各陵寑朝向,都是依山就势,“向南为尊”,“南为正向”的指导原则。如果运用九星翻卦方法也能辨别来龙与坐山及立向收水的吉凶。如孝陵立壬山丙向,丙纳艮卦,坎方来龙立艮卦向为巨门吉星,是符合风水立向法则。定陵立的壬山丙向,其朝山打在陵寝正南方天台山两峰之间。为什么没有把朝山打在金星山上,这以定陵的来龙坐山和穴前后左右的龙虎山及砂山地势限制有关。总之,陵寑建筑一经立向,山川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寄托着“天人合一”的理想,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不但强化主题思想,在理气上蕴含着吉凶,而且在感观上表现出了尊卑、贵贱、主宾、朝揖、拱卫等关系。

砂是捍水档风。砂山以形为贵,穴周围的砂山的形状好坏,层数多少,决定着此穴风水的吉凶祸福。东陵各帝陵的砂山均居于来龙左右或主山前后,其形状如“牛角砂”、“蝉翼砂”等多种多样。龙无砂则孤,穴无砂护则寒。砂的高、低、长、短、向、背要和谐对称,过远过低则势散,过近过高则逼。砂山是天然形成的不完全符合风水要求,必须经过人工培补。如:裕陵左右阴砂并近案稍低,经培补增高,以满足风水景观的需要等。定陵、定东陵,景陵、惠陵等各陵的砂山形壮大小都不一样,在局部上都进行了改造,使之更加完美。

九、体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哲学思想

古人早期崇拜自然的山川胜地,认为万物有其灵,逐渐演变为祭祀天地日月及国家的一种礼节。把祖先的功绩与山川的崇高伟大结合起来,求得祖先英灵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修建陵墓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思想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出来,也就是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陵寑的整体景观给后人强烈感染力。另一方面在布局规划、设计等方面,也力争创造出一个气魄恢弘又充满纪念性的艺术空间环境,使整个陵区突出永恒、崇高、庄严、肃穆的神圣艺术境界。同时,也炫耀皇家气派和威严,强化了陵寑建筑宗法性和纪念性。正如景陵神功圣德碑文所写:“昌瑞之山,峰峙川长,功德穹碑,天日同光”。清东陵是中国传统文化浓缩的结晶和不朽的载体,是中国古代风水发展和运用的一个高峰。它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我们应该认真研究。

十、陵区风水存在的天然缺陷

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任何一块风水宝地不可能十全十美,会存一定缺陷。从整体分析,陵区明堂空旷散漫收气不足,青龙紧迫,白虎飞散,金星山破碎无气,东大河水系环抱过远,西大河水等流速过急。孝陵小明堂狭窄,水量不足,内白虎强。景陵是龙高虎低,龙强虎弱,“龙欺虎”。裕陵风水靠山低平,龙脉无力,案山倾斜矮小收气无力。慈禧陵后靠山来龙气势不足,地势低洼,案山平安岭过低收气不足,中明堂左右砂山及南面砂山全是人工培补。惠陵靠山先天不足后经人工培补,明堂空阔孤独,神道不与其他陵寝相连。定陵在清东陵界内的最西端平安峪,陵址是由江西巡抚陆应谷,定郡王载铨、工部右侍郎、军机大臣彭蕴章等人共同选定。定陵风水是目前挣议比较大的陵寝,众说纷云:有的说是“阴谋”风水,是故意行为;有的说是后无靠山前无案山,明堂倾斜,白虎回头伤子,至使同治皇帝十九岁过早夭折并且无后代,慈禧掌权……这些都和定陵风水有关。但我认为定陵风水显然无法和其它陵寑相比,存有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地方。一是靠山偏斜落脉无力又为虎头山,把陵寑靠在虎头上能不凶吗?当年选陵的那些风水大师都是全国一流的水平,能看不出吗?还是另有隐情。二是建陵打地桩发现有石砌墙痕迹疑为庙宇,也是凶地,为什么不另选他处?三是外虎回头必伤子是明显的大凶之象,青龙有气无力,弱不禁风,虎欺龙也十分明显,而且水淋两肩,明堂倾斜水不聚,又无案山聚气收水。四是神道过长变为剑煞直射陵寑。五是皇家史料记栽:“平安峪,左龙凝聚、右虎训俯”……我们多次到定陵考察龙山,龙山凝聚在哪里呀?,我们没看到。白虎回头这么明显的形象怎么能说训俯呢?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做为皇陵怎么能犯这么低级错误呢?百思不得其解。大清王朝统治中国268年之久,从陵寑分析大清王朝兴在顺治,败在咸丰,绝在同治。由于陵寑风水博大精深,笔者水平有限,仅一家之言,错误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曹俊祥老师

投稿文章,不代表华夏大易学社立场,如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自大易学社网(不注必究):https://www.cnddy.com/1210.html

(2)
华小易的头像华小易特约采编
上一篇 2020年7月18日 上午9:27
下一篇 2020年7月18日 上午9: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易学社

2022052108253076

投稿邮箱:cnddy@163.com

商务合作:ccymg@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的9-18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