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基础术语的现代解析

作者:郭威老师,[内容摘要] 对《周易》多年的研究中逐渐清晰了《易经》是它的学术基础,而《易经》的研究中若搞不清楚它的基础术语的现代解析,无法找到这些术语的内在逻辑性和物质针对性,则对《易经》的解析就会出现诸多的问题,进而影响了对《易经》,乃至《周易》的认识,使发源于《易经》的中华文化找不到现代化的营养,而制约了中华文化的复兴。

[关键词]易经   术语   复兴   解析 

引     子

 

对于《易经》基础术语的现代解析,我们要达到现代视角的解析,就必须具备借助易学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割断性的学术术语的启发,比如:五行、胎养......绝、天干、藏干、地支、父母正偏印、兄弟劫财比肩、子孙食神伤官、妻财偏财、官煞正官偏官等,将这些易学历史发展中依据的骨架性质的学术术语与现代物理学和化学中的最基础的哲学术语进行联系,从而找到解析《易经》基础术语的思路和方法。

 

客观物质世界与物理学和化学

我们尊重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思想的发展史,我们也尊重人类在承受自然界的变化的过程中所触及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史,因此我们更对自然界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所以我们相信人类是从蛮荒而来,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直到现在,在发展变迁中,饥饿时刻威胁着人类,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和进行能够维持生命的果实的寻找,因此自然界是最基础的,而自然界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就是土地及周围的一切,我们尊重没有食物,人类就要灭亡这一事实,所以我们将关注的视角回到了农村那些进行农业劳动的人类群体中,我们需要城市的人类群体能够为他们提供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关注了自然界中的土地,我们就形成了天地人思想中的地的解释:

地=自然地理环境   地支=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支(应用中的概念)

在改造自然界和承受自然界的一切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我们不但有创造环境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我们还有精神世界的行为,以及意识思想上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同时尊重这三种行为组合而成的人,我们需要关注人在土地上的一切行为,需要关注人的行为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我们就形成了人的解析:

人就是统一于血肉之躯的三种行为的复合体。

不管是简单的尊重人的物质需求,还是综合的尊重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意识思想需求,都不能脱离这个复合体的根本,那就是人的饥饿感的消除中食物的获得,因此我们可以将它看得简单一点,那就是人的物质世界的劳动行为、精神世界的劳动行为和意识思想世界的劳动行为都是受制于土地的大环境:自然界,所以人类的天就是人类通过上述三种劳动所能够最终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因此天是一个动态的自然界转化的抽象概念,中国文化是将这三者区别对待的,而统一它们的思想就是易学辨证法思想,而且是自然辩证法内容。

当然有一部分人类群体如果始终处于生存的危机感中,那么就会受制于自然界的控制中,就不会兼顾人的精神世界和意识思想世界的要求,而将天地人统一于自然界,精神世界和意识思想世界就会高度关注自然界,尤其关注自然界中的物质转化的规律的研究和获得,最终会在这方面有突出作为,那么物理学和化学就是这样的产物。而如果将自然界细分为天地人,那么天地人三者谁主宰谁,谁制约谁将会获得关注,尤其在精神劳动和意识思想劳动上就更加关注这个问题,最终将获得周全的辩证法内容,尤其是自然辩证法内容,而《易经》就是研究的这个内容的方法论。

所以我们说:

高度关注自然界就会产生物理学和化学的进步。

而兼顾天地人,并重视自然界就会形成辩证法的进步,《易经》就是这样的产物。

因此我们可以找到统一古今中外的方法:

自然界的基础辩证法思想以微观来说就是元素反应下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而区别天地人的自然界以微观来说就是自然地理环境转化过程中的阴阳两种反应。

因此古今中外在这里结合就比较妥当:

阴=分解反应

阳=化合反应。

有了这个思想,我们就好对《易经》的基础术语进行现代解析了。

在解析之前,我们必须要理解自然界和天地人本质上是一个内涵,而物理学和化学侧重研究它们转化过程中的规律,而易经侧重研究它们转化过程中的自然辨证关系。

 

《易经》的基础术语现代解析之一

 

对《易经》基础术语现代解析中,所需要的辅助解析术语:

(1)物质从一个环境经过转化而进入另一个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将物质的转化阶段细分如下:

胎:物质的相对单一化合到生成新物质的这个过程,但不能挣脱生成物的环境。

养:物质生成后脱离生成物环境的这个过程。

长生:物质生成后吸收现在环境的物质继续合成的过程。

沐浴:物质继续合成的过程中对分解过程的有效抵抗过程。

冠带:物质继续合成的过程中开始可以吸引其他物质使本身能够继续合成壮大。

临官:物质合成到这个时候,就可以促使本环境的其他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帝旺:物质合成到此可以促使本环境的其他物质达到最大程度的合成与分解的阶段。

衰:物质由于促使其他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这时相对单一分解性开始起作用的阶段。

病:物质由于促使其他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这时相对单一分解性加强的过程中,对合成物开始有损坏的这个过程。

死:由于促使其他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这时相对单一分解性进一步加强的过程中使合成物相

墓:显示单一分解性的物质的活动空间已经脱离了参照系可参与的环境,物质将进一步分解的过程。

绝:合成物已经全部转化成另一个新环境的其他物质。

胎:转化后的物质和其他另一个新环境的物质合成到争脱本环境的这个过程。

找这一次的胎的转化阶段,实际上随着新的参照物的形成,而又从养经过本环境到新环境的绝的转化过程,因此哲学上可以将这个重复的转化过程哲学术语化表述。

(2)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划分与描述

有了对物质转化过程的这十二个详细的分割阶段的话,则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个思路对自然界和自然界中的物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了:

首先选取研究物,而且尊重研究物几何形体的稳定性和特性作为区别其他物质的依据,则自然界的微观环境的层次划分就可以依据合成阶段(养到帝旺)和分解阶段(衰到胎)进行表述,物理依据为参照物的反应速度的不同层次就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稳定物质环境。

从大到小划分为:

(3)五行

具备了物质细划的十二个转化过程和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划分与描述培养我们的思维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给五行给出现代意义上的解析,如下:

(能够合成研究物的所有材质)=父母正偏印、

(和研究物一样的材质)=兄弟劫财比肩、

(研究物转化后形成的所有材质)=子孙食神伤官、

(相对研究物起催化物作用的材质)=妻才正才偏财、

(相对研究物起催化剂作用的材质)=官杀正官偏官

因为能够促使研究物转化的所有因素只有五类,并且这五类都是材质,又因为它参与的转化过程是动态的,所以就用五行来表述。因此五行就可以解析为五类材质的转化行为。

为了将五行这个抽象的哲学术语简单化,易理解化,所以在天地人中我们选择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气,因为选择气,就可以避免选择宏观物质万千种类的干扰,而气是可以看成一个单位整体的物质几何形态,要分的话,也只能认为是火气、水气、土气、木气,而它们是动态的气,既热冷温凉属性的能量为主体的集合体;而忽冷忽热忽温忽凉的气就是相对平衡的静态气了,也既金气了,这就是五行的完整内涵。

对《易经》基础术语的具体解析(之一)

有了上述基础知识,我们就可以按照如下的思路解析《易经》的基础术语:

以天地人为区别的自然界为客观世界,以阴阳为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形成新物质的方法。则研究物未提取或吸收前可以进行永无休止的转化(既无极思想),一旦提取或吸收后,则这种转化便有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既太极思想),正因为有了这种局限,则我们才有研究它的转化规律的必要,而要研究它的转化,就必须要立足研究自然界的物理学和化学常识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必须要理解和掌握物质转化的两种因素,既化合因素和分解因素,在古代化合过程和分解过程是用阴阳来表述的,掌握和理解了这两种因素以后,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新的物质的生成过程,而这种生成需要进行化合和分解的二次过程,经过了这个二次过程以后,我们清楚的知道能够形成的新的物质只有八种(这就是两仪到四象,再到八卦的过程)。清楚了物质转化的过程规律以后,我们需要找到能够促使物质转化的所有因素,而这些因素在易学中也是清楚的论证过的,那就是提供研究物合成的环境(既父母正偏印)、与研究物同类的环境物质(既兄弟比肩劫财)、研究物转化后的环境物质(既子孙食神伤官)、研究物的催化剂环境类物质(既官鬼正官偏官)和研究物的催化物类环境物质(既妻才正才偏财)这五种因素(既五行),有了这五类物质环境(既五行)的促使转化,则这些转化以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有那些详细的转化过程,便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易学中也有论述,那就是物质的形成,但还不能脱离形成环境(既胎)、物质脱离形成环境,而进入新的环境(既养)、物质吸收新环境的物质继续成长(既长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物质相遇催化剂,但成长的速度大于催化的速度,因此能够治疗中继续成长(既沐浴)、物质由弱小向强大过渡,逐渐由催化物属性向催化剂属性过渡,但还没有进入扮演新环境催化剂角色的阶段(既冠带)、物质在吸收新物质后逐渐过渡到了新环境的催化剂阶段(既临官)、物质随着继续转化已经与下一个环境的催化剂相临(既帝旺)、衰、病、死、墓、绝这十二个详细的转化过程,其中养到帝旺和衰到胎的转化方向上是一致的,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上能够尽可能长的控制物质的存在,便有了六个可断点的转化过程的分割(既六爻思想),有了六爻思想,则一个研究物被提取或吸收后,能够形成的所有新的转化物质就有六十四种,三百八十四种变化。

这便是《易紧》基础术语的现代解析。具备了这些基础知识以后,我们就可以对《易经》经典进行逐行逐字的解析了。

 

回答解析的实用性质疑

 

例一:对《中医学》经典核心术语进行解析:

(节选《中医学科学技术哲学概论》:

脑及骨髓等功能生发依据的静态能量为主体的混合物气就形成了人体环境的三个子系统之一的意识思想之躯;神经系统功能生发依据的动态能量为主体的混合物气就形成了人体环境三个子系统之一的精神文化之躯;人体环境的所有可见的微观和宏观的有形物质就构成了人体环境的三个子系统之一的血肉之躯。可以用如下三幅图进行直观的描述出人体的三个子躯体的物理基础:

2020071313075340

经络:经络就是脑及骨髓等功能生发依据的静态能量为主体的混合物气和神经系统功能生发依据的动态能量为主体的混合物气的运行过程中形成的通路。

穴位:穴位就是脑及骨髓等功能生发依据的静态能量为主体的混合物气和神经系统功能生发依据的动态能量为主体的混合物气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物质层次的透明折叠现象,而这些透明这些的内容物虽然是有形物质,但是其本质却是能量为主体的气,因此当多层次通路相交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交集的空间环境,那么这个空间环境就是穴位。

例二:对命理学经典核心术语进行解析:

(节选《人生参考规划学》:

 例证1、(以下为节选内容)

  • 人的机遇决定能力的生成和制约关系图(和人的物质血肉之躯的相对组织器官分开表述)

(一)、人在空间上形成的能力的生成和制约关系图

2020071313072387

 

说明:上图的视听能力制约的是人体的各种内在和外在能力,如果视听能力缺失,则其他能力是无法自主、自觉发挥的。上图的黑色箭头代表由于客观世界的积累而形成的能力的过渡递升,红色箭头代表两种能力的产生的客观物质世界是个矛盾体,即顾了这个,哪个能力的形成就受阻。而生育能力又制约以上其他的所有能力的形成。比如语言能力强,则管理能力一定就弱;比如思维能力强,则语言能力就弱。

(二)、人在时间上形成的能力的生成和制约关系图

 

819

 

说明:上图的视听能力制约的是人体的各种内在和外在能力,如果视听能力缺失,则其他能力是无法自主、自觉发挥的。上图的黑色箭头代表由于客观世界的积累而形成的能力的过渡递升,红色箭头代表两种能力的产生的客观物质世界是个矛盾体,即顾了这个,哪个能力的形成就受阻。而生育能力又制约以上其他的所有能力的形成。比如语言逻辑能力强,则逻辑管理能力一定就弱;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强,则语言逻辑能力就弱。

行动能力、语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思维能力与父母正偏印、兄弟劫财比肩、子孙食神伤官、妻财偏财、官煞正官偏官的结合原则略。

例证2、(以下为节选内容)

1、丙寅、丁卯日戌亥空亡,其他天干地支具体空亡的物质含义。

甲戌:进退的语言表达的缺失或者表达的理由不充分,从而造成奋斗成长能力的缺失或者奋斗方法的不得当。

乙亥: 管理原有物质世界的不存在或者时机不到(找不到方法),从而造成满足(消费)成长能力的缺失或者管理使用方法的不得当,而劳而无功。

丙戌:进退的语言表达的缺失或者表达的理由不充分,从而造成从而造成去往新世界的行动能力的缺失或者行动能力的不足。

丁亥:改变稳定( 管理)原有物质世界的不存在或者时机不到(找不到方法),从而造成没有能力返回原有的物质环境或者返回能力的不足。

戊戌:进退的语言表达的缺失或者表达的理由不充分,从而造成语言表达新环境能力的缺失或者含糊不清。

己亥:改变稳定( 管理)原有物质世界的不存在或者时机不到(找不到方法),从而造成语言分析原有环境情况的缺失或者含糊不清。

庚戌:进退的语言表达的缺失或者表达的理由不充分,从而造成开拓新物质世界技能的落后或者没有开拓办法。

辛亥:改变稳定( 管理)原有物质世界的不存在或者时机不到(找不到方法),从而造成改造原有物质世界技能的落后或者技能不具备。

例证3、(以下为节选内容)

四、参照系为庚辛。

(一)十二地支(即参照系下的物质的十二个转化过程)

子:人性化的描述:语言展现新物质世界各种现象(未来)的环境。比如马克思哲学、规划学等反映的可以实现的物质世界。物质化的描述:(庚)相对于参照物实体的分解反应后形成的物质来源于新环境,并且这种分解物处在使参照物主体开始分解的阶段。(辛)相对于参照物实体的分解反应后形成的物质来源于新环境,并且这种分类物处在使参照物合成壮大的阶段。

(略)

亥:人性化的描述:语言分析原有物质世界各种现象的环境。比如考古学、历史、生物进化学、文学的核心思想等反映的物质世界。物质化的描述:(庚)相对于参照物实体的分解反应后形成的物质来源于已有环境,并且这种分解物处在使参照物开始分解的阶段。(辛)相对于参照物实体的分解反应后形成的物质来源于已有环境,并且这种分类物防止参照物畸形发展的阶段。

5、  壬午、癸未日申酉空亡,其他天干地支具体空亡的物质含义。

壬申:去往新物质世界的教育环境的不存在或者教育环境的不健全,从而造成去往新物质世界的行动能力的无法形成或者行动能力不足。

癸酉:返回原有物质世界的教育环境的不存在或者教育环境的不健全,从而造成返回原有物质世界的返回能力的无法形成或者返回能力不足。

(略)

 

(郭威老师,宁夏固原市学校教师、宁夏易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会员。)

投稿文章,不代表华夏大易学社立场,如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自大易学社网(不注必究):https://www.cnddy.com/1165.html

(10)
华小易的头像华小易特约采编
上一篇 2020年7月13日 下午8:56
下一篇 2020年7月13日 下午9: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易学社

2022052108253076

投稿邮箱:cnddy@163.com

商务合作:ccymg@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的9-18时